长城内外,燕山太行,风景如画
家乡的美景近在身边
疫情过后
让久“宅”的我们走出家门
放飞心情、拥抱自然
“爱家乡,游河北,发现身边的美”
大家好
这里是“名牌导游带您游河北”系列节目
一起探寻河北美景,讲述河北故事
名牌导游 赵艳
(点击收听音频《白洋淀芦苇工艺》)
“苇是摇钱树,淀是聚宝盆。”这是白洋淀的一句俗话。另外还有“一根芦苇,一根金条”的说法。芦苇浑身都是宝,苇絮可以用来填充枕头,苇穗可以用来做扫帚,鲜嫩的芦根可以用来熬汤、酿酒,老芦根也可以用来入药。芦苇本身还含有大量的纤维,可以用来造纸织布。芦苇还有一个功能,就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,净化环境。芦苇有强大的地下茎和密集的地上植株,是天然的功能较强的过滤器,这是一般农作物和水生植物无法相比的。芦苇的茎主要用于造纸,不参与食物链,所以芦苇对水质净化、减少环境污染、增强湿地生态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1981年,在白洋淀附近,容城的上坡遗址的商代文化层中就发现了苇席的痕迹,说明远在3000年前,白洋淀人就开始编织芦苇了。勤劳智慧的白洋淀人,在世代苇编过程中,传承中华文化,发展编织技艺,从做工到样式不断创新,用途分为炕席、囤席、包装席,从审美艺术来说,有平纹、彩纹、回纹、桌面纹、人字纹等。在历史长河中,芦苇是白洋淀的原乡记忆,亦是几代人难忘的乡愁。
文章来源: 注:文图及音频由中国雄安官网提供
发表评论